English

9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再思考

2000-12-27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界定

陈晓明(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):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先锋派,先锋派的定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“先锋派”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和动态的概念。这一概念在中国,它的比喻性意义要大于它的实际意义。先锋派在广泛的意义上指那些文学艺术的前卫,为文学共同体的难解题活动充当前卫的实验者。

孟繁华(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):“先锋小说”与“现代派小说”的不同之处,就在于“先锋小说”更注重“形式”的探索,更强调小说是“叙事的艺术”,“形式的意识形态”,受到先锋作家的普遍认同。“先锋小说”的起点自马原开始。

洪治纲(浙江省文学院):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、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,因此,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,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、反抗、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,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,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。

回顾

陈晓明:事实上,先锋派在当代中国只是一个短暂的存在。90年代初期,先锋派作家大都遁入历史而回避现实生活,这使他们实际上丧失了持续解难题的能力。他们甚至无力对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当代生活的复杂性、尖锐性和深刻性方面提供任何具有意义的想象。

孟繁华:“先锋文学”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,它曾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,最终以不可阻挡之势,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的策动。当“先锋文学”确立了自己在社会文学结构中的合法性地位,度过了“苦难的历程”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,“先锋文学”的使命即告终结。

蒋原伦(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):先锋文学既然是相对于传统和规范而言的,“断裂”就是其中应有之义。90年代,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,先锋文学的面貌变得越来越模糊和可疑。反时尚或追逐时尚的,搞文体实验的或是搞“身体写作”的,都可以顶着先锋的名头。这般的含含糊糊模棱两可,毛病出在它的对立面——传统的身上。如果说80年代中期,文学界有一个比较坚固的传统的话,那么90年代则缺少这样一个对立面。

洪治纲:回首我国80年代中期浩浩荡荡的先锋思潮,它们之所以被判定为“伪先锋”或“仿先锋”,关键就在于很多作家只注重对域外现代文学形式的沿袭与摹仿,只热衷于话语自身的实验,企图以一种话语狂欢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卓尔不群,使人们很难从中看到作家超群拔类的精神维度,很难感受到创作主体灵魂内在的、与众不同的审美震撼力。

展望

陈晓明:先锋派是中国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学转折过渡的特殊时期的现象;它是文学在宏大叙事的构架中最后一次自我挑战;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,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市场化环境形成,先锋派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广度和深度的基础。

施战军(山东大学文学院):十年前的“先锋”,意味着对经典的现实主义写作套式的反叛,同时,也意味着技术主义写作路数的权威性的建构。然而,如果我们按照时序重读这些声名显赫的先锋小说作品,就会发现在强调叙述艺术魔法的虚构世界里,有一种方位上的调适一直没有停歇过,那就是从非本质的技术狂热向内在的精神表达的趋进,技术逐渐回复到“器”用的范畴。

洪治纲:确实有不少曾经热衷于先锋实验的作家们如今已逐渐回归传统,曾经喧嚣一时的大规模的先锋浪潮在近几年来也渐趋平静,但这并不意味着先锋文学已经寿终正寝。事实上,这正是中国先锋文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征兆。

蒋原伦:无论是先锋文学,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,人们注重的是它们所能提供的不同于前人或旁人的新东西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